top of page

十一月環保新聞回顧

  • access416
  • 5天前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ree

#1 大澳擱淺鯨魚死亡 解剖發現體內有巨型帆布袋



大澳擱淺鯨魚死亡,漁護署人員及海洋公園獸醫為鯨魚屍體進行解剖研究死因。漁護署表示,這條鯨魚是雄性,有六至七米長,獸醫解剖後發現表面傷痕,消化系統發現一個82乘52厘米的帆布袋,死因需要再分析。該鯨魚為罕見蹤影的喙鯨,一般在深海生活,甚少走到近岸,因此很少有活體目擊紀錄,這次亦是首次香港出現喙鯨。該鯨魚昨日於大澳擱淺,一班大澳居民曾嘗試推該鯨魚出海,但未能成功。漁護署和海洋公園獸醫昨晚到場檢查及救治,但最終鯨魚在傷重死亡。



ree


#2 大家樂、 一粥麵、吉野家、薩利亞 衞生為由拒自備餐盒



首階段即棄塑膠管制適應期10月尾完結,政府計劃在下一階段全面禁止使用即棄膠杯和塑膠飯盒,暫時未有實施日期。消委會到訪15間食肆,實測自備餐盒45次,有31次成功「走塑」,佔69%。15間食肆中,大家樂、 一粥麵、吉野家及薩利亞意式餐廳,以食物安全及衞生為由,不接受自備餐盒。消委會實試員向大家樂店員詢問為何拒絕,店員沒有多作解釋,語氣略帶不耐煩,一粥麵的點餐平台有「自備餐盒」選項,但職員卻指公司規定不能接受外來容器。一粥麵後來說是點餐平台有誤,已經修正。



ree


#3 2024 年或將成為歷史上最熱一年



在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季之後,2024 年有望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,也是第一年年氣溫超過 1.5 攝氏度升溫臨界值的一年。歐盟地球觀測機構週四(11月7日)公佈的新數據顯示,10月份全球又一個異常溫暖的月份,是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月份,也是16個月以來全球平均地表氣溫第15次超過1.5攝氏度高於工業化前水平。



ree


#4 丹麥將種植10億棵樹 兼將10%的農地轉變為森林



丹麥政府於11月18日同意一項協議,將在未來二十年種植 10 億棵樹,並將 10% 的農田轉變為森林和自然棲息地,以減少化肥的使用。政府稱該協議是「100多年來丹麥面貌最大的變化」。丹麥綠色三方部負責人傑佩·布魯斯(Jeppe Bruus)表示:「丹麥的自然環境將發生自1864 年濕地排乾以來從未見過的變化。」該部的成立是為了實施6 月份農民、工業界和勞工界達成的綠色協議。



ree


#5 研究稱距離全球暖化超過 1.5 攝氏度僅剩 6 年時間



最新研究顯示,人類只剩下六年的時間將全球暖化控制在攝氏 1.5 度以下。全球碳專案科學團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,2024 年全球化石燃料碳排放量將創下歷史新高。週三發布的最新版年度評估預計,今年化石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達到 374 億噸,比 2023 年增加 0.8%和2.4%。



ree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ree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