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reenHopeWriter
十月環保新聞回顧
#1 政府加快「走塑」 擬明年底禁食肆供即棄餐具
環境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,建議提前禁止食肆提供即棄塑膠餐具,由原本建議的2025年,提早至最快明年第四季實施。措施將分兩階段進行,首階段會禁止餐廳向堂食及外賣顧客,售賣或提供發泡膠及塑膠餐具。2025年將實施第二階段,禁止向堂食和外賣顧客提供膠杯和外賣盒。即棄餐具之外,當局亦建議最快明年第四季起禁止製造、銷售或免費派發即棄雨傘袋、打氣棒、熒光棒、棉花棒;同時禁止酒店及賓館免費提供即棄洗漱梳妝用品及樽裝水。局方建議,違例者最高罰款10萬元,同時設立定額罰款制度,讓執法人員可向零售或餐廳負責人罰款2,000元。
新聞來源: AM730 (https://bit.ly/3NkwCSi)
#2 政府建議將膠袋徵費增至1元 目標12月31日生效
政府建議將膠袋徵費增至1元,目標於今年12月31日生效,屆時冷凍及包裝食品將不獲豁免。在收緊豁免範圍方面,當局將取消豁免「盛載冰凍或冷凍食品」以「盛載已完全載於非氣密包裝的食品」膠袋。而「用作包裝的膠袋」及 「隨服務提供的膠袋」,則會繼續保留。「散裝」食品(例如無包裝蘋果)、沒有完全載於非氣密包裝的食品或餐飲外賣每單一交易限提供1個免費膠袋。
新聞來源: TOPick (https://bit.ly/3zu1euW)
#3 台灣「淨海聯盟」守護海洋 花蓮漁船與潛水員助打撈15噸垃圾